2009年2月20日 星期五

INK 印刻文學生活誌66期<1>

瞬間,我被美驚動了! 執行主編/蔡逸君



「瞬間的精準,來自內在的美學經驗與教養。」

冬日灰濛欲雨不雨的早上十一點,中山北路,郭英聲和賴香伶在似暗不暗的茶館空間裡對

話,有些聲音,有些波動,甚至有色彩在我腦海裡旋繞、漂浮、爆裂。原本我的腦子是很

平靜穩當的,卻因為看了郭英聲的攝影作品(我很想稱它們為攝影詩,用攝影呈現的詩),

就此動盪著。連續的日子,我每天陷在郭英聲「記憶」的風景和溫度裡,無法也不想脫離

,雖然他的作品裡通常沒半個人,但我至少看見了一個,那就是我自己已經被抓入在那風

景裡了。我想了好久,怎麼辦?我被這攝影、被這詩、被這藝術給驚嚇了,驚嚇到手足無

措,不知道該如何去處理那份感動。甚至「好吧,不幹編輯,也不寫作了,就去攝影,像

那樣的去感受生命!」的此類想法,竟然每天都出現過好幾次。這太奇怪了,如此激情式

的反應,應該是十七、八歲青春勃發之時才具備和適合擁有的,而我是被什麼給迷惑,竟

腦袋衝血。而為何偏偏是如此疏離冷靜的影像,卻激盪得如此劇烈?該怎麼說明白,在我

與這些「攝影詩」遭遇的瞬間,發生大事了,這些藝術品把我的心靈大幅度地拔高,一種

美感經驗的昇華,他們讓我看見另一個世界。我被感動、教育、訓誡、提升,一次完成,

浴火般的看見新生的喜悅。我有一種從頭來過的感覺。乾乾淨淨。新的自己。新的年歲。

INK 印刻文學生活誌66期<2>

記憶中的風景 郭英聲


一種經過的時間與空間

一個你曾經在那個點當中的記憶

一幀又一幀的照片,一些過去,一段感情

那是一種鄉愁

INK 印刻文學生活誌66期<3>

隱藏的記憶溫度 郭英聲

記憶對我而言是種行進的概念,從不同的空間轉換到不同空間,

出現在眼前的景物,沒有時間觀念,從過往曾經裡進入現實當下;

我眼前所呈現的風景,無法抗拒地串連起記憶裡的心情,

或冷或熱,那情境宛如赤身裸抱的體溫,深刻而難以言喩;

我生命記憶中的無數片段,在異國他鄉和夢境裡的鄉愁不斷轉換,

不管景物是動是靜,有聲無聲,都成了我隱藏裡的記憶溫度。

INK 印刻文學生活誌66期<4>

原點 讀郭英聲 文/張正霖

郭英聲在「記憶中的風景」與「隱藏的記憶溫度」這兩系列真正吸引我的,

是穿梭在空間裡頭的強烈的死亡隱喻,

那樣的乾淨,那樣迷惑我們的眼睛。

而強烈的死亡趨力的誘惑,不也吐露出,

作者同樣對生存有著極度的渴望嗎?

唯有如此渴望著真實活著的人,

才會如此承受著那種不能與人真正對話帶來的痛苦和心靈折磨吧?

只好透過藝術創作,來片刻宣洩那種不安。

美學裡,我們把這種狀態稱為,憂鬱。

INK 印刻文學生活誌66期<5>

以攝影追尋心象的出口 賴香伶對談郭英聲
紀錄整理/ 劉思坊






第一次看到郭老師的作品,就有種被「震懾」的感覺。

也許是進入中年,或多或少都面臨了生命的轉折,對生命有更深刻的體悟。

而對我來說有些時候會出現非常細微的情緒,那是無法形容的。

郭老師的作品正是具有這樣強烈的感染力,在很平靜的心態去看到這些作品,

都會喚起很深刻的共鳴。

不同的觀眾以其個人的視角去凝視郭老師的作品,

會記憶起不一樣的、獨特的、屬於自己的孤獨。